如今,从时尚、美容产品到旅游、健康与健身,几乎在消费品营销的每个领域都可以看到社交媒体影响达人(网红)的身影。简而言之,网红是在某个细分领域已建立信誉的个人,会利用这种信誉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大量受众建立联系,常常与公司合作推广这些公司的产品和品牌。在金融服务领域,他们通常被称为“金融网红”。
英国广告标准管理局最近成功地实施了一项措施,用于确保网红们发布的广告明确标记为广告(例如,使用“#ad”标签),但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在网红们与社交媒体客户就金融服务进行沟通时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指南的更新上却有点慢——上一份指南还是2015 年发布的,其中并未提及网红。
不过,完成公众咨询之后,金融行为管理局最近发布了针对社交媒体和金融网红的新指南。金融行为管理局已意识到,网红们目前在金融产品的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年轻消费者的投资和信贷产品,他们或许更容易相信(金融网红)提供的信息。金融行为管理局还意识到,金融网红提供的建议可能往往具有误导性。因此,金融行为管理局也明确了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传播上的期望。
新指南明确指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必须公正、清晰、不具误导性,消费者需要被告知的不仅仅是潜在利益,还得有相关风险。如果金融网红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推广活动不符合这些要求,他们不仅有可能触犯金融行为管理局的规定,而且还可能对他们试图推广的品牌造成损害。金融行为管理局已表明将积极监控金融网红的行为并采取适当行动,最近已对一些涉嫌违反金融推广规定的金融网红提出了刑事指控。
因此,当金融服务供应商积极地与金融网红合作推广其金融产品时,应谨慎行事,确保金融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开展的推广活动符合金融行为监管局的指南,以及其他与相关金融产品有关的特定准则或要求,当然还需要符合广告标准管理局的广告准则。这可能涉及与金融网红的合同内容安排,以确保所有推广活动在相关金融产品的有效期内都合规,同时需要对金融网红进行教育和培训,让他们了解与金融产品相关的哪些内容可以发布,哪些不可以发布。
当然,并非所有发布金融产品信息的金融网红都与金融产品的供应商有关;一些金融网红可能会独立分享自己对金融产品的看法,无论是否因此获得金融产品供应商的报酬。在这些情况下,金融网红的违规行为同样也可能导致相关金融产品的品牌声誉受损。因此,金融服务提供商应积极监控与其金融产品相关的社交媒体活动,以识别任何未经授权和不合规的推广活动。
金融行为管理局的新指南,以及金融行为管理局对那些不遵守指南的金融网红采取的挑战行动,受到了欢迎,令人期待今后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广信息能减少混淆或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性。不过,金融服务公司仍需保持谨慎和勤勉,以确保其品牌声誉不会因金融网红发布未经授权或不正确的信息而受到任何损害。